南阳市医疗保障局
扎实推进集采药品进基层工作
为检验和提升集中整治工作成效,尽快打通集中带量采购药品落地“最后一公里”,让集中带量采购改革成果早日惠及基层群众,南阳市医疗保障局急群众所盼,主动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将该项工作列为10月底前办成的民生实事项目。全市医保部门守初心,挑重担,多措并举加快推进工作。
一是抓住时机促成工作合力。目前,集采药品进基层面临着:集采药品目录和基层医疗机构必须配置的基药目录重合度不高,基层药品配送成本高、供应企业缺乏积极性,村级采购积极性不高,乡级代购工作量大、时效性差等诸多现实难题。单靠医保部门单打独斗成效一直不明显。该项工作列入我市集中整治工作的重点民生实事后,市、县两级医保部门借势发力,将压力变动力,化压力为合力,形成医保为主力,市纪委监督、市委改革办和市卫健体委共同参与、协助推进的工作局面。
二是树立标杆坚定工作信心。通过调研,发现一些地方乡镇和村卫生室的集采落实成效较好,其方法也便于其他地方学习、借鉴。经市医保局筛选、指导、提升,确定了观摩点,于9月19日联合市委改革办、市卫健体委在新野县召开现场会,走进村室现场观摩该县在集采药品进基层工作中的成效,面对面讲解、交流经验做法。各县市区与会人员均感觉受益匪浅,极大地提升了大家干好此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抓住关键务求破局见效。由于村级卫生室多为个体经营,自负盈亏,医保部门除了宣传引导,缺乏强力推进的约束措施。为此,市医保局首先是在法规政策方面及时给予县级指导,避免出现消极保守或行政强制两种极端做法,确保把好事办好;其次,紧扣乡镇卫生院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确定以乡镇卫生院为抓手、以纳入医保定点的村卫生室为攻坚重点的工作策略。不到两个月,全市5817家医保定点村卫生室参与集采药品采购,一举夯实了村级全覆盖的基础。
四是建立台账跟踪督促推进。要求各县市区建立台账,挂图推进。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先后开展4次进度统计,指导各县市区建立了乡镇和村级工作推进的台账。对工作滞后和遇到困难的县市区及时跟踪帮扶。对于山区县重点强调宣传培训无遗漏,淅川、桐柏等县由局领导带队深入偏远乡村进行宣传发动;对邓州、方城等村卫生室较多的人口大县,指导帮助其恰当运用本土医药公司成本优势快速提升集采基层覆盖面。进入10月攻坚期,市医保局班子分工包县区进行暗访调研,及时发现问题,督促采取增加代采频次等措施提升村级覆盖率。
五是统一标识提高工作规范度。为了让集采药品陈列、销售规范,便于群众选择和开展社会监督,我们统一设计了集采药品专柜(区)标识和价签,通过各县市区宣传发动和引导,由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张贴展示,对集采药品中选价格和销售价格进行公示,让基层群众明明白白购药。
经过不懈努力,截止10月底,全市246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862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已经采购使用集采中选药品,乡级覆盖率为100%,村级覆盖率为99.8%,除少数村卫生室因为执业许可证过期暂无资格采购等原因,已基本达成集采药品乡、村两级全覆盖的工作目标,特别是村级集采这个难点,由无到有,由少到多,采购品种数不断增加,极大方便了基层群众在身边购买到质优价宜的集采药品。宛城区溧河乡郭店村五组74岁的村民李玉武,患高血压30余年,长期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之前在药店买药为2元/盒,他在村组长那里听到开展集采药品进基层的政策宣传后,立即改为到村卫生室就诊购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0.84元/盒,医保报销之后个人仅负担0.34元。李玉武直呼集采政策真是好、集采药品真便宜!笑容满面地说,自己一定还要及时缴纳明年的医保钱,保证自己能享受到国家集采的好政策、政府医保的好保障。
下一步,医保部门将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采购集采药品品种数为重点,通过及时更新集采药品推荐目录、持续强化宣传引导、探索优化配送渠道等,不断提升工作成效,让集采改革成效惠及更多基层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