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医疗保障局
多举措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4-11-26 信息来源: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强化医保支付导向,让群众放心用中药。一是提高支付水平。对市域医保定点二、三级中医医院参保患者,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保中医药诊疗服务费报销比例分别提高10%、20%,起付线降低一个档次(不低于最低标准)。二是优化支付方式。实施“中医日间病房”试点工作。遴选颈椎病等12个病种,在82家试点医疗机构实施“中医日间病房”付费。先后制定了中医日间病房管理标准、工作方案、运行评估等政策,实现政策规范和县市区全覆盖。同时,探索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将部分中医优势明显、诊断明确、疗效确切的病种按中医疗效价值付费。三是完善门诊支付政策。出台职工门诊统筹政策,将符合规定的中医治未病等自费中医项目纳入个人账户支付范围,满足群众对丰富多样健康服务的需求。

提升医保服务水平,让群众方便看中医。一是突破省政务服务清单要求,将中医医疗机构定点评估完成时限由全省的30个工作日压缩至20个工作日,提升中医医疗机构医保准入的便捷性。二是优先将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省级名中医等名医人员入驻的医疗机构纳入全国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范围。优先将张仲景大药房等零售药店纳入“双通道”定点范围。三是推进中医药养老服务健康发展,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的中医医疗机构按规定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公平享有中医药服务的权利。四是助力共建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将引进专家的“诊查费”标准按照输出地标准备案执行。

目前,全市76家中医医院、35家中医门诊部、961家中医类诊所全部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同时,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的中医医疗机构按规定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我市实施中医“日间病房”以来,共收治患者5322人次,次均住院费用3923.67元,较同期同病住院患者次均费降低近一半。通过实施DIP支付方式改革,2023年我市医疗机构平均住院床日减少1天,次均住院费用下降4.56%,进一步减轻了群众看病就医负担。